虚拟仿真资源

中国画写意花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

来源:校级内容管理员   发稿时间:Apr 27, 2020 11:23:00 AM

教师简介:周松林,男,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。1996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,获学士学位,200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,获硕士学位。现为山东大学民俗学博士,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,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客座教授,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客座教授,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。美术作品参加第十一届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、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,第三、四、五、六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等展览,获奖并被收藏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《中国古代鞋履设计研究》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《现代元素在少数民族传统配饰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》等12项,在《文艺争鸣》等CSSCI期刊发表《现代元素在少数民族传统配饰设计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》等论文6篇,美术作品分别在《美术》、《艺术百家》等权威刊物发表,出版《美学艺术》等专著5部,获泰山文艺奖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、山东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、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。

项目介绍:多元开放式的中国画写意花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。将二维平面、静态的中国画写意花鸟绘画立体化动态化,将写意花鸟的构图、落墨过程虚拟仿真化。学生可以在虚拟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花鸟画的构图布局和水墨等实验,在虚拟仿真实验的环境中学习掌握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布局规律、笔墨运用练习、题字铃印方法、经典作品学习。学生通过人机互动,按照系统指令进行自主体验、学习,通过大量实验,掌握写意花鸟画基本规律。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接受度、欢迎度和影响力,实现线上与线下、课堂示范讲授与虚拟仿真实验的有机结合,是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,是对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极大促进,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地提高中国画教学手段、教学效果。

【去实验】